本期嘉宾简介:王建华,北京天颐养老投资集团CEO,旗下正经营一家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北京市东城区天颐养老院。据他自己介绍,喜欢运动,老家陕西,典型秦人性格,听过秦腔的人就明白什么是秦人。一个十足的北漂,94年来北京读书,一直到现在。喜欢北京,一直在北京奋斗,最早是广告行业,2011年涉足商业地产。经过了许多的挫折,慢慢也懂得了平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于2014年进入养老行业,一直做着,也打算就这样做下去。最近几天养老同仁在朋友圈疯传一篇署名为《北京4000家日托所关了三分之二 日间托老所为何空转》的文章,天颐养老院被点名,为此王总有话要说,本期对话围绕真实的天颐养老院现状展开。
图为王建华与入住老人在一起
养老网:非常感谢王总接受我的采访做客“对话养老院”,实际上我很早就开始关注天颐养老院,东城区每年的新建养老机构并不多,你们一新建我就关注到,而且又是这么特别的出现方式,还是您来说吧,请您大致介绍一下天颐养老院的特点和现状。
王建华:天颐养老院位于东城区朝内南小街,作为2015年北京市208所重点养老照料中心于2014年开始建设,2015年3月开始对外试营业。期间,得到了市里、东城区和主管街道各级领导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是一家非盈利性的民非组织,是一家主要接受半自理和不自理的刚需老人为主的专业护理型养老院。而且,养老院所在的辖区是个回族聚集区,我们特设立了一个回族老人养护特区,为这些入住的回族老人提供专属的生活和护理服务。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入住率目前达到47%。运营基本稳定,但是仍然面临特别大的经济压力和护理资源不足的困扰。
养老网: 你们的护理人员走的是什么招聘渠道?
养老网: 您当初为何选择在一栋居民楼里?
养老网:那你们的性质属于?
王建华:公建民营也不是,民营也不是,算是公助民营吧。是民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一种尝试,政府也补贴部分费用。当初东城区街道办选址招标,我们投标选中。
养老网:您觉得你们中标的优势是?或者说政府在招标的时候一般看重的是哪些条件?
王建华:参与竞标的企业都做了很好的方案,但我想可能跟我们工作做得更仔细有关,我们不但准备了方案还准备了该区域的养老调研书,仔细分析了该区域的居民属性,给出了比较详细的服务细则。
养老网:把居民楼改造成养老院这样的改造工程是怎么完成的?
王建华:中标后我们承办了工程设计规划,施工改造。2014年初开始筹建,同年底竣工,2015年进行3月试运营。
养老网:你们有遇到邻居投诉问题吗,如何处理,如何和社区居民沟通?
养老网:你们入住率怎么样,真像那篇文章所说只住了一个老人吗?
王建华:我们两层楼有60个床位,现在有31个老人入住。